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左手持剑 右手执笔 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
时间:2023-11-10  作者:  新闻来源:内蒙古检察  【字号: | |

做好一名检察“记者”

讲好法治故事

两年前我还是一名有着五年工作经历的新闻记者,现在我是一名基层检察机关宣传人员,这样的角色转变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荣耀,来到基层检察院以后我发现,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样需要宣传者。

我们都一样,是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是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分子,如果要说我在这一伟大工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想我是万千见证者、讲述者、记录者之一。我也曾思考过我能为法治建设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我也曾将锡林郭勒盟河湖治理、宪法宣传等生动的镜头,通过《检察日报》展示给了全国人民,在检察宣传工作中通过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一位检察宣传人员的身份,助力法治建设。

我们也不一样,我似乎距离“法治”更近一些,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司法救助听证会,对当天的两位被救助当事人印象极为深刻。这是一对父子,儿子陪着六旬的父亲来领取司法救助金,老人的妻子因一场车祸离世,这个家庭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给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老人身患疾病,曾因病致贫,后在多方的帮扶下脱贫,如今孩子已经成家立业,老人不愿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便选择孤身一人独自居住,不仅终日沉浸在丧妻之痛中,还要承担房租医疗等费用。检察机关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展开救助,案件承办检察官及时向控告申诉部门移交案件线索,并告知老人可以申请司法救助,控告申诉部门接收案件线索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由老人所在的苏木开具情况说明,很快依法作出救助决定,为这个家庭申请了5000元的司法救助金,并召开司法救助听证会,为老人及时发放了司法救助金。

出席听证会的这一天,老人精心装扮,穿着剪裁得体的衬衫、马甲和马裤,脚上的马靴擦拭得一尘不染,礼帽规整地放在桌上“当事人”立牌旁,不难看出这本是一位体面精致的老人,想必与妻子也是几十年的恩爱夫妻。整场听证会,老人默默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结束,老人一边流着泪一边在向检察人员、公安人员、在场的听证员不断地说着谢谢,那一刻喷涌而出的情绪中有着对妻子的思念也有着对司法救助的感激与感动。

司法救助作为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怀”的民生工程,在发挥“扶危救困”作用的同时,有效预防了因生活困难引发的社会矛盾。做好司法救助工作,传递司法温情,可以有效为群众纾难解困,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祸无情、人有情、司法有温情,违法者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受害者还要继续生活,司法救助让司法有力量、是非有温度,为他们点亮了生活的希望。

这只是我所见闻的一个暖人心故事,然而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每一个司法案件都关乎人民群众,都关乎公平正义。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这需要万千宣传者讲好法治故事,让法治护航美好生活。

作者:东乌珠穆沁旗检察院 边俊娜

左手持剑 右手执笔

我和我的检察时光

初冬,阳光暖暖的午后,忙完一上午工作的我终于可以享受短暂的小憩时间刷刷朋友圈,直到被前任同事庆祝的照片刷屏,才想起原来今天是记者节啊,沉淀在流年岁月中的记忆悄然蔓延开来……

那些身为记者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历历在目,一字一句斟酌,一帧一画剪辑,一分一秒专注……曾经的我们像是隐在文字背后的记录者,是透过镜头表达的讲述者,进企业、下乡村,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成长、发展与繁荣。

岁月的沙漏悄无声息,时光瞬间流逝。现在的我,从一名记者变成了一名检察人员,有时静下心来思考,是我的工作变了吗?并没有。从聚焦服务大局、执法为民,专项行动进行时;从聚焦普法教育,以案说法;从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进校园;从聚焦展示检察职能、队伍形象,与澹然养浩气的公诉人同事同行,依然在维护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稳定。

其实想想,检察工作和记者都承载着对真实与正义的执着和追求。一个是通过手中的话筒和镜头深入调查、客观报道,揭示社会现象的背后,为大家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一个是依法行使检察权,抽丝剥茧、“揭露”真相,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和权威。虽然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追求正义的脚步。

“把每一件新闻报道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案件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记者,拿起话筒,字字珠玑,扛起摄像机,镜头前有真相。作为检察人,伏案有惊雷,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在检察工作中,我们记录的不应仅仅是懊悔的泪水,更应该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记者生涯与检察事业,一路风雨,一路追寻,或艰辛、或温暖、或坚持、或感动,但我依然满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