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我正式成为检察队伍的一员,在第五检察部开启了我的书记员生涯,投身于刑事执行检察这项严谨而关键的检察职能。光阴流转,在检察院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亲历并见证了执检人员如何在刑罚执行这一决定性的环节,以法律监督之剑捍卫公平正义。
初入检察院时,我对书记员工作的理解,仅停留在“做笔录、整卷宗”的层面。2019年12月,第一次跟随检察官踏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第二监狱参与开庭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面对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手中的笔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生怕遗漏关乎案件走向的关键信息。回到办公室,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更是茫然无措。检察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记住,书记员绝非简单的记录机器,而是案件办理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句话如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在检察官们耐心的“传帮带”下,我逐渐摸索到工作的节奏。做笔录时,我不再机械记录,而是学会迅速捕捉核心要素,并在关键处精准标记。整理卷宗,我建立了细致规范的分类归档体系,确保每一份文书都能快速精准调取。这些看似琐碎的基础工作,正是检察大厦坚实的地基。我深刻体会到,书记员专业素养的每一分精进,都在为司法公正的高效运转注入润滑剂。
五年半的时光,在案卷的翻动与“高墙内外”的穿梭中悄然流逝。我辅助检察官办理了数百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每一次梳理卷宗、核实证据、草拟文书,都是对刑罚执行监督核心要义的重新领悟。减刑案件办理,犹如在刑罚执行的关键隘口布设一张精密筛网——既要严谨审查,确保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依法获得改造激励,感受希望;更要明察秋毫,严防任何不当减刑侵蚀司法公信的基石。那一页页翻过的案卷,是服刑人员人生的缩影,也无声诉说着社会百态,让我对刑罚的教育改造功能有了血肉丰满的理解。

回望历程,从初入行时面对卷宗手足无措的“法律小白”,到如今能精准把握工作节奏、深刻理解执检要义的“业务助手”,五年半的时光是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赋予我的深刻淬炼与蜕变。我深知,刑事执行检察,是司法公正链条上承重千钧的最后一环。书记员的岗位虽处基础,却如精密仪器中的关键齿轮,其顺畅运转对整个司法机器的效能至关重要。
未来征程,我将永怀入职初心,以“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每一份笔录,严谨梳理每一册卷宗,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守护司法公正这条至关重要的最后防线倾注全部心力。在这条庄严的道路上,我将步履不停,以每一次精准、高效、负责的工作实践,兑现守护公平正义的无言誓言——因为正义的堤坝,正是由无数平凡基石以敬畏之心垒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