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与队伍建设>>检察文化
执检心路丨微光成炬:平凡岗位上的法治坚守
时间:2025-07-21  作者:  新闻来源:内蒙古检察  【字号: | |

加强刑罚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之际,“执检心路”栏目与您见面。一线刑事执行检察人员分享心路历程,记录新时代检察人深化刑罚执行监督、捍卫司法公正的实践与思考。请大家和我们共同见证这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力量。


在检察院这个庄严的殿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直接参与案件决策,却在每一个案件背后默默耕耘;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却用严谨与专注为司法公正筑牢基石;他们发挥着“螺丝钉”的作用,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岗位,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就是执检部门的书记员。作为其中一员,在执检之路上的每一步,都让我对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还记得初入检察院时,我对这份工作的认知仅停留在“记录”层面。可踏上执检之路后,才发现书记员的工作远不止于此。第一次参与案件记录时,面对快速的案情陈述和专业的法律术语,我手忙脚乱,生怕遗漏关键信息。那时我才明白,书记员不仅需要熟练的文字记录能力,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案件的核心要点,为后续的办案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记录基础。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



检察看守所的工作,像是打开了一扇特殊的窗口,森严的铁门、高墙电网与压抑的氛围,让我内心充满震撼,也让我近距离观察了监管场所的运行,感受到了法律监督的力量。跟随检察官开展检察工作时,我需要及时记录下看守所的日常管理情况、在押人员生活环境,以及谈话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而参与办理减刑案件的过程中,让我对“公正”二字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每当打开减刑案件的卷宗,都如同在解读一本本特殊的“人生档案”。从服刑人员的日常改造记录,到改造表现证明,再到狱警的评价,每一份材料都需要仔细核对、分类整理,确保内容真实、逻辑清晰。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书记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是防止减刑权力滥用、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防线。我们必须以“锱铢必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份证明,才能让减刑真正成为激励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动力。整理卷宗和案卷归档的过程,可能比较乏味。但是一份份证据材料、一次次询问笔录,不仅让我熟悉了不同类型案件的特点和办理流程,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每一份卷宗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而我们则是这个世界的“整理者”,必须确保每一份文件都井然有序,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有人说,书记员的工作是“绿叶”,但我深知,正是无数片绿叶的默默奉献,才托起了检察事业的参天大树。我们更是检察办案的“幕后助手”,每一次准确的记录、每一份规范的卷宗、每一次及时的文书送达,都在为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在这条执检之路上,我始终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工作的严谨态度。我深知,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关系着案件的办理质量,关系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关系着司法的公信力。